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况以一息馀生。持浮脆之
躯。而为客中之客。当此炎荒瘴海。毒气薰蒸者乎。知
贤王以此念我。而不知我以此 念贤
王也。自入罪乡。
三接法音。琅琅在耳。回想旧游。不隔纤毫。是知古人
不迁之旨。即在当人日用中也。山野 (第 0558c 页)
受。具足威仪。是名念戒。常以饮食。施佛及
僧。住如是因。是名念施。常乐礼敬诸大菩
萨。随顺佛敕。名 念贤
圣。

若诸众生。依佛所说。住正思惟则除疑惑。依
止正念。则无散乱。是为六念。生长诸善。以
何义故。 (第 0725c 页)
餐风宿雨重趼百舍不以为劳山野
亦备尝之贤座此番行脚得大金汤犹为快事也千
里飞札不忘山野山野亦未尝不矜 念贤
座历来未
有之苦辛世态既尔为之奈何万望二六时中惟巳 (第 0652b 页)
从物故。春秋
七十有八。自从西服来至东华。循历翻译
合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即佛本行集法
炬威德护 念贤
护等经是也。并详括陶冶理
教圆通。文明义结具流于世。见费长房三宝
录。初隋高祖又敕崛多。共西域沙门若 (第 0434c 页)
风积有年矣。恨未识面。此一句子正道著。
山僧三十年来。不获一胆慈相。以此为恨。别纸云。法
衣一条。专 念贤
禅人送去。因说法一披。以表法义。山
僧不觉面热汗下。直得尽大地人脑门著地。衣则披
巳。法作么生说。此 (第 0560c 页)
 何此知男女」
#+END_VERSE


尔时阎魔法王重告大众我以阎浮日月所行正五
九月长月十齐殊向阎浮于人众同分为作善福人

遣监福监醮使乘飞面白马至须臾之顷见所作业
即还须臾向我说所见福为作恶罪人遣通奏通府
使至如上使我今慇勤断众生业众生不知恣作恶
业堕三恶道非我无悲心善福众生于十齐日受持
十戒存当苦悲一日至心进念定光佛八日至心进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十四日至心进 念贤
劫千佛十
五日至心进念阿弥陀佛十八日至心进念地藏菩
萨从旦至食供养称名必定不受四恶道苦二十三
日至心 (第 0405c 页)
 免向镬汤受苦辛,
 落在波中何时出,
 早修净土脱沉沦。」
#+END_VERSE



** 寒冰地狱

念贤
劫千佛一千遍,不堕寒冰地狱。 (第 0323a 页)
 免见前程恶业牵。」
#+END_VERSE



日念药师琉璃光佛千遍,不堕镬汤地狱。

#+BEGIN_VERSE
「 劝君勤念药师尊,
 免向镬汤受苦辛。
 落在波中何时出,
 早修净土脱沈沦。」
#+END_VERSE



念贤
劫千佛一千遍,不堕寒冰地狱。

#+BEGIN_VERSE
「 就中最苦是寒冰,
 盖因裸露对神明。 …… (第 0360a 页)


「生于十斋日,受持十戒存当苦悲。一日至心进念定光
佛,八日至心进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十四日至心进 念贤
劫千
佛,十五日至心进念阿弥陀佛,十八日至心进念地藏菩萨,
从旦至食,供养称名,必定不受四恶道苦。二 (第 0371a 页)
地狱;
* 八日,太子下,念药师琉璃光佛,持斋除罪三十劫,不堕粉草地狱;
* 十四,察命下, 念贤
劫千佛,持斋除罪一千劫,不堕镬汤地狱;
* 十五日,五道大将军下,念阿弥陀佛,持斋除罪二百劫,不 (第 0359a 页)
劫;
* 八日,太子下,念药师琉璃光佛,不堕粪屎地狱,持斋除罪三十劫;
* 十四日,察命下, 念贤
劫千佛,不堕镬汤地狱,持斋除罪一千劫; (第 0356a 页)
,善恶童子下界,念定光佛;
* 八日斋,太子下界,念药师琉璃光佛;
* 十四日斋,司命下界, 念贤
劫千佛;
* 十五日斋,五道将军下界,念阿弥陀佛;
* 十八日斋,阎罗王天子下界,念地藏菩萨 (第 0352a 页)
月一日,童子下,念定光如来佛;
* 八日,太山下,念药师琉璃光佛;
* 十四日,察命下, 念贤
劫千佛;
* 十五日,五道大将军下,念阿閦佛;
* 十八日,阎罗王下,念观世音菩萨; (第 0351a 页)
 遍积善无涯。」」
#+END_VERSE




*
玄奘法师礼拜,逐月有十斋日:
*
一日有善恶童子下界,念定光佛;
*
八日斋,太子下界,念药师琉璃光佛;
*
十四日,司命下界, 念贤
劫一千佛;
*
十五日斋,五道将军,念阿弥陀佛;
*
十八日斋,阎罗王天子下界,念地藏菩 (第 0356a 页)
示不颠倒执著分别。念于一切菩萨二乘。
能离烦恼。得大功德。和合无诤。众生善友能救众生
苦。复能与乐。 念贤
圣等一切功德。亦不执著。念布施
等是大般筏。能度众生生死大海。至于彼岸。念六度
时。亦不执著等。是名 (第 0041a 页)
为二。初承徵承释。言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
者。何以故也。引释中。如我昔为等者。据法苑引涅
槃义云。我 念贤
劫中。生于南天竺国富单那城。婆
罗门家。为众生故。林野禅思。时国有王。名迦罗富 (第 0262a 页)
。」
【若有四相。】

「应生瞋恨。」
【应生嗔恨之心。而岂尚愿先度割截我
之歌利王耶。我不但近世之 念贤
劫中。能无此四
相。】

「须菩提。」
【佛又呼须菩提。】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
【再又思念。曾 …… (第 0718b 页)
辱之行于往世。亦无四相之界。】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亦能无我人
等四相。我于近世 念贤
劫中。及追忆五百世前之
庄严劫中。我皆无此四相。故今得證佛果。】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第 0718b 页)